随着玻璃工业技术的发展,玻璃电熔窑寿命普遍延长,热利用率及玻璃质量显著提高,这与耐火材料质量的提高、新品种耐火材料的出现有关。特别是与上个世纪电熔耐火材料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由于电熔耐火材料具有致密度高、耐磨、良好的高温机械功能和抗玻璃液侵蚀功能,因而目前玻璃熔窑的重要部位都为电熔锆刚玉砖所替代。
在我国多年以来,巨细玻璃熔窑建成后进行点火烘炉基本都是沿袭老的传统,那就是熔窑升温10―13天后,在熔窑内部800―850℃温度区间过大火,而在这个温度间过火主要是考虑了硅质耐火材料和粘土质耐火材料内部结构晶体转化,根据这两种耐火材料的热胀大系数和温度范围拟定升温曲线、过大火。国内的玻璃电熔窑,在升温预热期间,基本能做到按升温曲线升温,并及时调节拉条,使得熔窑各部位耐火材料胀大均匀。
但在800―850℃过大火后,从850―1200℃区间温度动摇大、而且难以控制,有的时候一小时内上下动摇达百度以上,这将引起耐火材料的激烈变化,尤其是电熔耐火材料在950―1200℃时会产生晶体改变,并伴有6.9%的体积收缩。
所以在此温度区间内,升温操作要特别考虑电熔AZS材料,如温度动摇较大,则会形成电熔砖迸裂。电熔锆刚玉砖受高温剧烈动摇影响在短时间内即会构成横纵向裂纹,特别是火焰空间部位,如:胸墙挂钩砖、入口碹砖、小炉垛和小炉口部位,这些当地出现迸裂后,一般在新窑运转初期影响并不明显,但进入窑炉运转中期,则会出现挂钩砖掉头,然后露出托板,形成胸墙向窑内倾斜。国内玻璃企业曾产生数原因上述原因胸墙倾斜严重导致倒塌、放水停产,玻璃电熔窑遭受严重经济损失。
上一条: 大家对玻璃电熔窑的内部结构了解吗
下一条: 分析玻璃电熔炉的冷运转重要吗